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0630(轉)

頭號難纏與最感恩的人

「超過六成的學生,把母親列為頭號難纏人物,因為母親是直接負責管教孩子的人,有趣的是,他們最感恩的人,同樣也是母親。」

上述這段話出自《與孩子心靈有約》,作者Rosa老師,在幫國二學生上「心靈有約」的課時,年輕人填寫的問卷結果。我很驚訝,年輕人在這段尷尬歲月中跟家人相處的矛盾,這段話很簡單又相當清晰地描繪了出來。

後來我還特別上「與孩子心靈有約」的粉絲專頁,發現Rosa老師於近日退休,從書中的內容推算,老師已經到了耳順之年。人生經驗與教學經驗皆豐富的老師,所寫出來的文字,讓我看完之後感覺更能了解年輕人的心。

「孩子大約五、六年級開始,慢慢發現父母或師長這種以愛為名的入侵,鯨吞蠶食了他們的自主權,如果他們是心智健康的孩子,一定會想辦法反抗,讓父母知道何時該踩煞車,對父母,尤其是對母親來說,這段日子真是充滿迷惑艱辛。」

有時候,孩子或年輕人要爭取的是自主權,即便他們知道父母動機良善,但很多事他們還是想要自己決定。只是父母會困惑、會難過,有時候這種難過,延續一輩子都有可能,「為什麼孩子不聽我的話?為什麼我的好意孩子總不領情?」

「在親人之間,即使出發點是因為愛,也有可能對於『付出和接受』這件事,需索無度,不斷拉扯。而這些需索和拉扯,最後會造成讓彼此難以承受的掌控和叛逆,磨損掉彼此的愛。」

沒有辦法認識到對雙方的需要,不想去體會雙方的情緒都很重要,不懂得尊重與同理,那麼,掌控和叛逆,就會是親子間不斷上演的主要戲碼。Rosa老師以自己為例,從十歲就開始拒絕她的媽媽多拿衣服給她,一直拒絕到現在,她提到她不認為:「她覺得冷,我就必須覺得冷。」

由於年輕人正要脫離父母而獨立,所以在情緒表達上,有時候在短短一、兩年內(有些父母會感覺到轉換的時間很快),就可能從暖心依賴的孩子,變成不太跟父母說話,表情常掛著冷酷的年輕人。父母的心態調適不來,痛苦難過的情緒,說不定不亞於失戀。另外,父母的想法調整不過來,任意給年輕人負面的評斷,就可能讓親子之間走向決裂,這跟年輕人向外尋求溫暖有些關係。

年輕人可能在很多小事上,開始拒絕父母,表面上可能有諸多似是而非的理由。Rosa老師揣摩年輕人真正的心聲,可能是:

「親愛的爸媽,我知道你們為我付出很多,但你們也在用這些付出來掌控我。我很愛你們,也希望跟你們長長久久的和平相處,但如果我在每件事上都順你們的意,早晚有一天我會無路可退,我會爆發,我可能做出真正傷你們心的事,所以,我在小事上可能會拒絕你,讓你知道我的限度,這樣可以免得造成難以彌補的裂痕。也就是說,我拒絕你一些事,是因為我要讓你知道不要踩線,我還是愛你們的,願意好好跟你們一起生活!」

套一句現在流行的話,我在看這一段的時候,是在心理上跪下來,一個字一個字反覆拜讀的。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需要在小事上處處注意,以免孩子受到傷害,這也滿足了父母自己的一些需要。可是,等到這種狀態成了父母生活上的習慣,孩子要擺脫,甚至不惜讓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父母的不安就會非常劇烈。

Rosa老師提出了一些問題,讓父母一層一層地往內探究自己的動機,重新思考:「如果在內心推動你的不是愛,而是擔心恐懼,這是一個需要面對和處理的問題,因為這份擔心恐懼,會經由我們傳給孩子……傳給孩子的孩子……。」

我看完了這本書,Rosa老師回顧了自己的人生,以及教學的歷程,相互印證。她確實參與其中,但又看得出異常冷靜的旁觀者態度,所以看得細膩與透徹。跟各位朋友分享這本書,我有很多見識不及Rosa老師,所以從這本書汲取到讓我預想不到的角度與觀點,重新看待親師生之間複雜的互動,還有靜心在生活中實踐的另一種方式,也推薦給各位朋友。

.
與孩子心靈有約:20堂給大人與孩子的靜心啟蒙課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6145
與孩子心靈有約_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ecounterwithGod/?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