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0630(轉)

頭號難纏與最感恩的人

「超過六成的學生,把母親列為頭號難纏人物,因為母親是直接負責管教孩子的人,有趣的是,他們最感恩的人,同樣也是母親。」

上述這段話出自《與孩子心靈有約》,作者Rosa老師,在幫國二學生上「心靈有約」的課時,年輕人填寫的問卷結果。我很驚訝,年輕人在這段尷尬歲月中跟家人相處的矛盾,這段話很簡單又相當清晰地描繪了出來。

後來我還特別上「與孩子心靈有約」的粉絲專頁,發現Rosa老師於近日退休,從書中的內容推算,老師已經到了耳順之年。人生經驗與教學經驗皆豐富的老師,所寫出來的文字,讓我看完之後感覺更能了解年輕人的心。

「孩子大約五、六年級開始,慢慢發現父母或師長這種以愛為名的入侵,鯨吞蠶食了他們的自主權,如果他們是心智健康的孩子,一定會想辦法反抗,讓父母知道何時該踩煞車,對父母,尤其是對母親來說,這段日子真是充滿迷惑艱辛。」

有時候,孩子或年輕人要爭取的是自主權,即便他們知道父母動機良善,但很多事他們還是想要自己決定。只是父母會困惑、會難過,有時候這種難過,延續一輩子都有可能,「為什麼孩子不聽我的話?為什麼我的好意孩子總不領情?」

「在親人之間,即使出發點是因為愛,也有可能對於『付出和接受』這件事,需索無度,不斷拉扯。而這些需索和拉扯,最後會造成讓彼此難以承受的掌控和叛逆,磨損掉彼此的愛。」

沒有辦法認識到對雙方的需要,不想去體會雙方的情緒都很重要,不懂得尊重與同理,那麼,掌控和叛逆,就會是親子間不斷上演的主要戲碼。Rosa老師以自己為例,從十歲就開始拒絕她的媽媽多拿衣服給她,一直拒絕到現在,她提到她不認為:「她覺得冷,我就必須覺得冷。」

由於年輕人正要脫離父母而獨立,所以在情緒表達上,有時候在短短一、兩年內(有些父母會感覺到轉換的時間很快),就可能從暖心依賴的孩子,變成不太跟父母說話,表情常掛著冷酷的年輕人。父母的心態調適不來,痛苦難過的情緒,說不定不亞於失戀。另外,父母的想法調整不過來,任意給年輕人負面的評斷,就可能讓親子之間走向決裂,這跟年輕人向外尋求溫暖有些關係。

年輕人可能在很多小事上,開始拒絕父母,表面上可能有諸多似是而非的理由。Rosa老師揣摩年輕人真正的心聲,可能是:

「親愛的爸媽,我知道你們為我付出很多,但你們也在用這些付出來掌控我。我很愛你們,也希望跟你們長長久久的和平相處,但如果我在每件事上都順你們的意,早晚有一天我會無路可退,我會爆發,我可能做出真正傷你們心的事,所以,我在小事上可能會拒絕你,讓你知道我的限度,這樣可以免得造成難以彌補的裂痕。也就是說,我拒絕你一些事,是因為我要讓你知道不要踩線,我還是愛你們的,願意好好跟你們一起生活!」

套一句現在流行的話,我在看這一段的時候,是在心理上跪下來,一個字一個字反覆拜讀的。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需要在小事上處處注意,以免孩子受到傷害,這也滿足了父母自己的一些需要。可是,等到這種狀態成了父母生活上的習慣,孩子要擺脫,甚至不惜讓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父母的不安就會非常劇烈。

Rosa老師提出了一些問題,讓父母一層一層地往內探究自己的動機,重新思考:「如果在內心推動你的不是愛,而是擔心恐懼,這是一個需要面對和處理的問題,因為這份擔心恐懼,會經由我們傳給孩子……傳給孩子的孩子……。」

我看完了這本書,Rosa老師回顧了自己的人生,以及教學的歷程,相互印證。她確實參與其中,但又看得出異常冷靜的旁觀者態度,所以看得細膩與透徹。跟各位朋友分享這本書,我有很多見識不及Rosa老師,所以從這本書汲取到讓我預想不到的角度與觀點,重新看待親師生之間複雜的互動,還有靜心在生活中實踐的另一種方式,也推薦給各位朋友。

.
與孩子心靈有約:20堂給大人與孩子的靜心啟蒙課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6145
與孩子心靈有約_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ecounterwithGod/?fref=ts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0629

首次挑戰機車路考失敗。
直線七秒第一次不穩壓線,第二次只撐了六秒,就這樣,下週再來。

後來回家後找到已過期的輕型機車駕照,但還是可以使用,於是決定與機車的與緣份暫且就小50就好。

兩個女生去看了ID4 2
(重點是兩人都沒有看過第一集)
覺得被外星人佔領地球那樣鋪天蓋地連根拔起的死法還真不賴。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0628

Raja Yoga
每一個動作後配合大休息,在動作裡訓練專注,注意呼吸,然後放鬆。專注,然後放鬆。
練習這堂課,其實跟進入關係很像。

在課程開始前在瑜珈墊上休息時,突然跑出一個被擁抱著的畫面。
在診療床上可靠穩定地抱著,
無關乎情慾或男女,
那個畫面和動作對我來說是療癒,停留的那個片段,診療師像是抱著小小的我,貼緊著,什麼都不用怕,什麼都不用擔心,好像回到孩童甚至嬰兒時期,可以放鬆的哭泣,會有人抱你愛你。
現實中停留在大休息的姿勢裡的我就突然很想哭。


- - - - - 

小隻說,
喜歡跟被慾望是不同一件事。
我最近想談戀愛了,
那時候突然明白「被喜歡被了解」跟「被慾望、是菜」的差別。
我弄清楚了自己想要被喜歡被了解,
比起做愛 更渴望被擁抱,
行為比言語可靠,
要找個願意好好喜歡你的人。

我說,
我也是啊......
經歷過三年前和三年後的,
我也終於知道被喜歡和被慾望的分別了。
被慾望雖然會有存在感,但是很空虛,能好好被喜歡才是真實的。
我並不是真的被掏空或是傷害,
而是因為自己的生活根基沒有建立起來,一昧的依賴伴侶作為情感依賴的對象,才會風一吹就倒。
眼前該學習的是獨立,無論是生活上還是精神上。
我老了,制約的遊戲玩不動了,沒有安全感的真的不能找一個會消失的。
想要找一個願意好好喜歡自己的人能好好相伴的人。
不等待,好好跟走不在一起的關係告別。
再難走的路,只要開始了,總有走完的一天。
三、五年後回想今日,希望能謝謝此刻的自己做了一個值得的決定。

是什麼決定了你的情感表現(轉)

在對於情感或愛情的研究中,”依戀理論”影響深遠。心理學家將人們分為不同的依戀類型,認為它們是從我們嬰兒時和父母的相處中發展出來的,並由此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Your result for The Attachment Style Test ...
The Cling Wrap


52% Anxiety Over Abandonment and 22% Avoidance Of Intimacy
You want to be completely emotionally intimate with others, but you often find that 
others are reluctant to get as close as you would like. 
You are uncomfortable being without close relationships, but you sometimes worry that 
others don't value you as much as you value them. 
You tend to follow people around, trying to make them like you by doing nice things for them.
Unfortunately, this tactic tends to make people uncomfortable.



在做這個測驗時,回答種種程度上的評量就知道自己迷戀上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類型。
從文中觀察嬰兒的依戀類型,我是完完全全綜合了焦慮-矛盾型和迴避型的依戀。

我需要情感的連結與鼓勵,與伴侶產生親密連結,
但被我迷戀的對象是一個不善於表達情感甚至與他人疏離的人。
於是要得到認同和承諾的需求像是一條繩索,將關係給綁死了。

渴望被照顧,害怕被遺棄,對人不信任,習慣於焦慮不安和若即若離的關係裡
(即便是不健康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測驗的最末,問你喜不喜歡自己/他人?我皆勾選了YES。
問你信不信任自己/他人?我皆勾選了NO。
- - - - -

1. 兒童的依戀類型
上世紀60年代,英國心理學家John Bowlby發現,哺乳動物的幼崽自身沒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獲得父母關注的幼崽則比較有機會獲得照顧,最終存活下來,所以,幼崽會通過哭泣、尖叫、糾纏等方式,來拒絕和父母的分離——我們人類也是如此,嬰兒對其主要照料者(一般為父母)的依賴會以不同的模式表現出來。“害怕與父母分離、害怕被父母拋棄”,是進化造成的人類的天性。

1978年,他的學生Mary Ainsworth繼而根據當嬰兒需要父母時,父母對嬰兒的行為和回應程度,提出了嬰兒的三種依戀類型

如果當嬰兒需要照顧時,父母總是在嬰兒身邊的、有回應的、給孩子注意力的,嬰兒就會感受到安全、愛和自信,這種嬰兒會比較不拘謹、愛笑、容易和其他人交往,發展出“安全型”(Secure)依戀如果大人對孩子的照顧時有時無,行為無法預測,嬰兒就會開始用各種行為試圖找回自己的父母。由於不確定照料者什麼時候會回應,嬰兒會表現出緊張和過分依賴,發展成“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依戀;如果當嬰兒需要的時候,父母總是不出現,態度是冷漠和拒絕的,嬰兒就會認為他人是無法信賴的,從而對他人充滿懷疑,甚至陷入抑鬱和絕望,發展成“迴避型”( Avoidant)依戀

Mary Ainsworth認為,這三種依戀類型形成後,嬰兒在之後對人際關係的處理、對新環境的反應上都會體現出差異。當孩子面對新環境時,安全型的兒童會向父母尋求支持,但很快就會安靜下來,勇於探索新環境;焦慮-矛盾型的兒童則會不敢面對,轉而對父母大哭大鬧;迴避型的兒童即便是在害怕的情況下,也會和父母保持距離,不向父母尋求幫助和安慰。

2. 成人的依戀類型
後來研究者發現,依戀類型也同樣適用於成人。

1987年,Hazan和Shaver發現,成人在處理親密關係時也會表現出類似的反應方式,並且和童年時受到的父母對待方式和依戀模式一脈相承。比如,都會因為另一方在身邊,並及時回應自己而感到安全;在身體和心理上都很緊密,都有身體上的接觸;當無法聯繫到對方時,都會覺得不安全;都會與對方分享自己的新發現;都會喜歡對方的長相,相互迷戀,為對方專注;或是像小孩子的方式對話。 

1990年,Bartholomew從嬰兒的三種依戀類型出發,提出了成人的四種依戀類型。

他根據迴避的原因,將迴避型分為兩種:一種人既期待親密,又害怕被拒絕和欺騙,因此不願意與他人親近,稱為“恐懼型” (fearful);另一種人完全不願意與他人親密和相互依賴,稱為“疏離型” (dismissing)。除此之外,他還將“焦慮-矛盾型”改名為“痴迷型”(preoccupied) 。 

這四種依戀類型的,是由兩個維度區分出來的:“迴避親密”與“焦慮被棄”。“迴避親密”程度高的人,在與人親密時會感到不舒服,程度低的人則會在親密關係中感到輕鬆;“焦慮被棄”程度高的人,會害怕他人離開自己、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注意力,程度低的人則不會擔心 。 




從上圖中(一開始有作成人的依戀測驗),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出四種類型是如何根據兩個維度分類的:
低焦慮、低迴避的人是安全型,他們容易與人親密,並安心地依賴和被依賴,不擔心會被拋棄。
高焦慮、低迴避的人是癡迷型,他們渴望與人親密,但總是發現、懷疑和恐懼另一半並不想達到同樣的親密。
低焦慮、高迴避的人是疏離-迴避型,他們感到與人親密是不舒服的,難以信任和依賴他人。
高焦慮、高迴避的人是恐懼-迴避型,他們期待親密但又恐懼親密,因此還是拒絕與他人親近。

研究者如今更傾向於認為,每個人的依戀類型都不是絕對的,而是在這個坐標軸上的某一個點。有的人在某個維度上的位置居中,所以他們會被認為是兩種類型的交叉;有的人在兩個維度上都居中,那麼他們被認為不屬於任何一種依戀類型。同時,這個位置也是可以浮動的,隨著自身經歷的變化,我們自身的迴避和憂慮水平都會發生變化。不過,大多數人仍然會處在四種區間中的一種裡,他們在親密關係中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不同依戀類型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
總的來說,安全型的人是在親密關係中滿意度最高的,他們能夠舒服地待在一段親密關係裡;而不安全型則不然。我們以迴避型和安全型,迴避型與痴迷型的比較,可以比較好地理解這四種類型各自的表現。

· 迴避型(包括恐懼、疏離型)與安全型的比較:
Sharon Dekel的研究認為,安全型和迴避型的人都需要親密。儘管迴避型的人會表現出不希望得到親密,但那只是他們需求的形式和目標不同。她比對了迴避型與安全型在親密關係中的不同訴求和表現: 

1.安全型和迴避型對親密的理解不同。
在描述自己對親密的需求時,安全型的人會強調這幾個方面:分享 (sharing,即希望和另一半分享生活、經歷和觀點見解),理想化 (idealization,即對另一半有很高的評價和理想化的看法),依靠與獨立並存 (dependence & independence),激情 (passion), 愉悅 (fun),關心 (caring)。他們在親密中會希望能夠滿足雙方的需求 (Dekel,2012)。 而迴避型的人,則會強調掌控 (holding,即希望能夠對另一半有所掌控),自我驗證 (self-validation,即從對方身上獲得對自身的確認),平靜 (calmness,不希望與對方發生任何爭執和衝突),輕鬆 (easiness,即希望另一半是令人輕鬆的,不對自己提出要求的)。不同於安全型,他們在親密中主要尋求的是個人的滿足和期待 。 

2.安全型和迴避型都有對距離的需求。但安全型的人既強調獨立,又不反對彼此依靠。迴避型則過分強調雙方之間清晰的邊界,反對依靠。

3. 安全型的人尋求的關係是“兩個成年人”的模式,他們的交往是成熟的,雙方平等地分享需求,沒有一方凌駕於另一方之上,既彼此依戀,又向外探索;迴避型的人在尋求的,則更多地是一種“嬰兒-母親”的關係,他們在關係中,會努力去滿足一些自己幼年時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其中,疏離型的人更喜歡陷入一種“假性親密”的關係而恐懼型的人則容易進入戲劇化的、大起大落的關係中

4. “迴避型的人並不是在抵抗親密,他們對依賴的反抗是一種防禦機制。” Sharon Dekel說,他們的獨立是一種“偽獨立”:只是表現出冷漠和不在意,以此來抵抗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壓力感。在Bowlby的實驗中,迴避型的孩子在父母離開時,並不會表現出不高興或者有壓力。然而,對這些嬰兒的心率及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水平測試卻顯示出,這些孩子並不是真的感受不到壓力,而是一種防禦機制隱藏了他們的壓力感。
Fraley等人對“迴避感”高的成人做了實驗,讓他們假設雙親過世,並就此進行討論。對這些人的皮膚測試顯示,他們和其他人一樣會感到焦慮和壓力。而當研究者讓這些人壓抑自己的這種壓力感時,疏離型的人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減少自己的心理壓力反應,不把注意力放在與依戀相關的想法上;而恐懼型的人則無法做到這一點。


· 痴迷型與迴避型的比較:
1. 痴迷型與迴避型同為不安全依戀,他們也擁有一些共同點,比如都有一些沒有實現的希望,自我意識上的焦慮,存在自尊問題等。

2.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痴迷型的人總是表現出一種“情感上的飢渴”,以及對依賴和承諾的強烈需要。他們總是死死地抓住自己的伴侶,希望對方能夠拯救他們,或者使他們完整。他們擁有過多的對親密的渴求,會用很多行為試圖讓對方開心、獲取對方的愛。
Robert S. Weisskirch針對459名大學生的研究發現,痴迷型的人更愛發色情訊息,研究者認為,這可能也是由於他們在約會中的不安全感決定的,發色情訊息是他們努力吸引他人注意、保持他人興趣的方式。但是,痴迷型對安全感的渴求和不重視邊界的行為,卻總是把自己的伴侶推開。

3.同為不安全型依戀,迴避型的人則總是貶低愛情,喜歡遊戲式的親密關係,但正因為如此,痴迷型的人很容易被迴避型的人所吸引。因為,在和迴避型的人交往的過程中,那種若即若離,時常讓自己焦慮不安的感覺是生動而熟悉的,即便這會使他們感到更不適和焦慮。他們也很容易陷入“依賴共生”(codependency)的關係之中。

在亞洲地區,不安全型依戀比安全型更多
在Hazan和Shaver的研究中,安全型的人佔人群的55%,迴避型(包括恐懼型和疏離型)佔29%,痴迷型的人佔16%。因此,以往的研究一直都認為,安全型的人佔人群的一半以上。
但2008年,新的研究發現,在美國的數據中安全型的人超過50%,但在其他國家並非如此。David P. Schmitt 針對56個國家的樣本數據(來自the International Sexuality Description Project,不包含中國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在歐洲、美國以外的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南亞、東南亞地區,安全型依戀的人數都不到50%

依戀類型受哪些因素影響,是穩定不變的嗎?
在前面我們已經說到,與天性(基因、氣質等)相 比,照料者的對待是嬰兒依戀類型形成的關鍵因素,而這種影響會一直延續至成年。Russell A. Isabella通過對嬰兒出生1個月、3個月和9個月時母親表現的記錄,及嬰兒成年之後的依戀類型比對,發現母親對新生兒的行為幾乎可以用來預測成年後的依戀類型:那些母親表現出更敏感的回應、更少的拒絕的孩子,會更多地發展為安全型;反之,嬰兒則會更多地發展為不安全型。

荷蘭學者Dymph Van den Boom 等人的研究還發現,即便嬰兒的天生氣質偏向焦慮、敏感、易怒,母親仍然可以通過高回應度、高可及性的養育過程對其造成影響。如果母親在嬰兒出生的第一年,就在嬰兒需要的時候對其表現出更多的注意與回應,那麼從第二年開始,嬰兒就會表現出自信心提高,安全感增加。並且這種效應在長期仍然發揮作用,他們今後在與同伴玩耍時也會表現出更多積極的互動。

但同時,依戀類型也被發現會受到成年後的經歷(主要是親密關係經歷)的影響
2001年,Ann P. Ruvolo 等人對301對伴侶的戀愛過程進行了跟踪。在他們第一次被評估依戀類型、衝突迴避水平之後的5個月,他們被要求報告關係的現狀並重新評估依戀類型。
結果發現,經歷了關係的破裂、分手後,男性和女性都會更偏向不安全型;復合則會使他們更偏向安全型。
這也意味著,成年人的依戀類型是可以改變的。

依戀類型如何改變?
安全型的人更容易健康、生活得更幸福、更可能獲得穩定的親密關係,幾乎已經是共識。那麼,如果做完我們的測試,發現你是不安全型中的一種或兩種,怎樣才能改變成安全型?以下幾種途徑可能會有所幫助:

1. 設法理解你的過去,給你過去的經歷賦予意義。理解過去有很多種方法,比如建立起對自己過往經歷的連貫敘述,這會幫助你理解,為什麼你的童年經歷在今天依然發生著影響。這個過程可以在諮詢師的幫助下完成,也可以用寫作的方式來進行梳理。只有當你找到自己的羞恥感、低自尊、不安全感的根源時,你才有可能修復它們。

2. 找一個安全型的伴侶,和他建立起長期的戀愛關係。一個能夠讀懂你的需要、用成熟的方式對待你的人,也能夠幫助你讀懂自己和改變自己。(如果你實在找不到,也可以找一個長期的諮詢師。)對於不安全依戀類型的人來說,安全型的人也許會在一開始接觸時讓你覺得很無聊,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有所改變,那麼第一步也許就是忍受這種無聊感,給對方和自己更多接觸的時間和機會。

3. 痴迷型的人需要學會對自己更負責,而迴避型的人需要學會對伴侶更負責。這就能夠帶來更健康、更獨立的關係,而不是一方過於依賴,或者看似獨立的虛假的自給自足感。

4. 了解自己和伴侶的依戀類型,然後坦誠地與對方溝通一些自己的內心戲,向對方解釋自己
的行為、情緒背後的想法。無論何種依戀類型的人,都要理解,愛的語言從來都不是通用的。每個個體都會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語言,同一個行為,由不同的人做出來,代表的意義可能截然不同。

每個人都不能強行用自己的語言去解讀對方,並要求對方以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愛意。比如說,對有的人來說,是否立刻回訊息和愛的程度有關,但對另一些人來說這兩件事的確無關。而同時每個人也要願意去體會和理解對方的語言,願意學著至少在一些時候用對方的語言去表達。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cacao-mag/是什麼決定了你的情感表現/1115884055125010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0627

「當我們有個沒被滿足的需求,我們便想要排演一場戲。我們是主角、導演、編劇,然後,我們要找另一個人來對手、對白,藉此幻想的劇情,替代性地滿足我們的心靈匱乏。

透過對方的存在,我們不至於陷入獨角戲的窘境。

然而,我們的需求如果還是不滿足,我們就可能會用所有的力氣去怪對方。我們常忘了自己身兼主角、導演、編劇,我們對於我們自己,責任更重。還有,說不定我們根本沒問過對方,對方說不定從來就不想演這場戲?

我們也許要別人先站好位置,來定義我們自己的存在。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方式,我們摸索出了自己的位置,其他人也就各自就位了,然後我們集體創作,時時即興,情感自在流動。

讓我們在Perls的祈禱文中,學習釋放彼此,了解彼此的互動。這場戲,我們只能參與,至於導演跟編劇,不是我們想做就能做。」

.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在這個世界,
不是為了要實現你的期望而活。
而你在這個世界,
也不是為了我的希望而存活。

你是你,我是我。
如果我們偶然地發現彼此,
那很美好。

如果沒有,
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完形祈禱文〉
福律茲.培爾斯

.

改編自《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0626

執念
花開花落終有時
要接受
沒有人應該要陪你上演內心的小宇宙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0625

沒有熬夜的本錢了,一整天都昏昏的,下了工就直接回家躺。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0624

聖母峰之後滿天星。

30幾的人還在做20幾的事,喜歡睡在露天大自然裡的女生我想真的很少吧。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0623

新認識的人對你有沒有興趣,看眼神就知道了。
有興趣的會一直直視著你,等待眼神對到的那個時刻,給個微笑就會過來說話了。
怕你的就會迴避你的眼神,就算你有多想聊天還是逃之夭夭。

- - - - -
最近建立起一個睡前一小時的模式
從洗完澡後開始,冷氣定時吹一小時(雖然很心疼北極熊,但還是很需要這一小時把空間吹涼了才好入睡)。
例行的臉部保養
吹髮(夏天長髮真的好崩潰)
認真的梳髮
手洗內衣褲
刷牙
在冷氣定時一小時差不多要停的時候上床睡覺
盡量控制在12點之前
點精油或不點,看心情

最近學會用牙線,算是最近新適應的東西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0622

感覺老天爺正一步一步的把我的退路拿走。
沒關係。
位置空出來了,新的才能夠進去。

- - - - -
五星人的精油回禮
胡椒薄荷:養肝利膽,消化不良,平衡消化與神經。
白松香:抗氧化,提升自信。
檸檬香桃木:即使處在紛雜的環境中,依然保有堅定的心理與彈性的身段。
高地杜松:處理童年陰影,拔除深植體內多年的芒刺,幫助內在小孩療癒。

我是有被愛著的。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0621

撐過一天了。
先在打工的地方待著,然後慢慢思考接下來的路。
盡量讓自己活著,然後嘗試獨立。

在還沒有覺悟之前,我想我們不要再見面了。

0620

覺得最近自己的心無法呼吸。
回答不出的問題,毫無目標,複雜難解無法定義的關係,再再啃食我的心靈。
覺得現在還好有瑜珈,至少那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可以專注在自己身上而不會被一堆問題給擊垮。

不要再問我然後呢?
上那些課,考到執照,然後呢?
他來找你,你們有要在一起嗎?然後呢?

人到最後的然後就是死路一條。
再不破繭而出就要被自己的繭給包死了。

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0619

養病。
為了這次感冒已經看了三次醫生,從北海道到回來,怎麼都看不好自己也覺得沮喪。
昨天有人來了捨不得走所以太晚睡,今天補個夠。
早上很早太陽就很亮了,我拿床上的衣服遮頭繼續矇著睡,真正醒來是十點多,然後繼續賴著到中午。

媽媽來講一些話,關於重新開始,開創性人格,男女關係,夢想房子等等,因為感冒整個人的昏沈,睡眠不好的頭痛,狀態很差。
後來,再經歷一整天在沙發上的翻翻睡睡醒醒後,寫日記的當下我只能借張子午的字來說明自己。

「從中國到哈薩克,我真正騎上車的時間屈指可數;在有退路,可以選擇的時候,我總選擇一條更容易的路。
流浪,是不是因為這是一種更容易的生活?與現實的壓力,勞心勞力的職場,千絲萬纏的人關係相較,不斷地移動在路上,每天都是新的風景,新的一切,我只是過客,不用負擔任何責任與義務,來來去去...
也正是因為在現實中,我有退路,才能不顧一切地上路。
開明的父母親放心讓我獨自一人,不需負擔家計,自由的求學環境讓我能吸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並編織出一趟動人的旅程企劃,獲選為雲門流浪者,不用工作,還拿一點錢,得到捷安特的贊助...
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比別人幸運,離開沈悶,瑣碎,日復一日的生活。
然而現在我愈加明瞭,這趟別人眼中的「壯舉」,其實是多麼微不足道。我只是「離開」。而當艱險的現實來臨,我仍選擇逃開,不去面對。
帶著自行車上路的初衷,在我的膽怯與退縮之下,已經被拋諸腦後。那麼,繼續前進是為了什麼?我說不上來,但從沒有放棄旅程,打道回府的念頭。既然逃了,就要逃得越遠越好...堅持前進,我彷彿在等待那再也找不到方便之門,不得不面對的時刻到來。」


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0618

賣花
清晨五點起床六點半就位
太陽濃烈
蚊子見獵心喜
一早上近30束
在暴雨和中暑前收攤
感冒加重
為了感冒第三次看中醫
怎麼都不好
睡眠要足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0617

今日代表字「鬼天氣」。

今日之驕傲,
跟著重版出來的完結篇坐在電腦前寫了一篇反省寫作習慣的文章覺得爽快。可以認真投入一件事情把自己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感覺真的好折磨又好誘人啊~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0616

我的髮型師並不知道我們已經分手了。
每個月一次修瀏海的會面,聊到某些話題時,她都會問我:那妳男友怎樣怎樣....
我不會多做解釋,就說,嗯他怎樣怎樣怎樣。

說分手了要解釋很多。
什麼時候分的,為什麼會分,不是才一起去滑雪嗎,原來那之後就分啦,那我上次問你時你怎麼不說,想結婚就不能一直換男朋友啊(明明就是同一個分分合合的...)

上上次從日本回來後她問我去滑雪時住哪裡?我說住雪場旁邊的民宿,和式自己鋪床一人一床的那種。
她說,那不正好,這樣你就不會跟男友搶棉被了,也不會踢人。
(要說已經分手了嗎?算了。)
「喔對啊,這個睡法很適合我們。」

上次聊到原本她不想結婚的,但想要在還算年輕時拍一組婚紗照,希望留住自己最美的樣子。
她請她(當時的)男友配合完成這個心願。
婚紗照拍完之後,兩人想想,一個轉念,既然照都拍了那幹脆結一結好了。
於是原本沒有共識要結婚的兩人結了婚,原本很討厭小孩的她去年也生了。
她說,妳可以用這招啊,找他一起去拍婚紗照,就當留個紀念。
(其實已經分手了)
「他不會答應的,男生對這些事情沒有什麼嚮往和興趣。」
「你就說就當做是為了妳嘛...」
「說是要為了我他也不會願意的。」
(說不出口的是我沒有把握他真的有沒有那麼喜歡我...)

今天去修瀏海,聊到之後要把長髮捐出去的事情,我們敲了一個時間點,再留兩個月。
「那妳男友有表示什麼意見嗎?會不會干涉你剪短髮。」
(其實已經分手了)
「嗯...有讓他知道這件事,但是不至於到干涉,這是我的頭髮我的事情。」
「但有些男生是長髮控,你男友聽到你要剪掉沒怎樣嗎?」
「我有問過他喜歡我長髮還是短髮,他是說長髮,但是我留長是為了捐出去不是為了他,所以還是要剪,哈哈。」
「哈哈哈,那你問他幹嘛。」

諸如此類的。

我們以前偶爾去吃的串烤店,老闆娘見過一次後就記得我們了。
前陣子還在嘗試著看能不能做朋友,因為我想念那個味道所以去吃了,店換了新址,老闆娘也還記得我們。
她叨叨念念著舊地方其實沒有賺錢,是做功德的,新地方空間比較大,客人比較好坐。
老闆每天去市場買菜,有時為了挑到漂亮的菇,一連跑了好幾個市場。有時看到她跟小販殺價還會念她,一樣都是做生意的怎麼不體諒體諒人家。
說了好一會話,然後說,哎呀不好意思拉你老婆說了這麼多話。
(她以為我們是夫妻...)
我們也只笑笑說不會啦,東西很好吃,以後還會來。
(其實已經分手了)

去露營時,遇到紮營在隔壁的鄰居,聊天之餘也會問,結婚了嗎?
「沒有沒有。」
「那現在最自由了,要生小孩還是趁年輕,沒有要生的話這樣最好了。」
「是啊是啊。」

我們聊過這件事,結婚對他來說壓力很大。
應該說現在的男生談到要結婚,無不感覺壓力大的。
於是我做出過一個史上最大(違心)的承諾,我說我絕對不會嫁給你,你跟我求婚十次我都不會嫁給你。
這樣你跟我在一起,壓力會小一點嗎?

- - - - -

為什麼一下子想起這些事情呢?
可能是還沒有走出來吧。
是結不了婚還是不想結婚。
是不想結婚還是不想跟我結婚。
是想要單身還是假裝單身。
當朋友是守望相助還是另有期待。
要選你喜歡的人還是可以跟你結婚的人。
對戀愛失去興趣是因為沒有新的對象還是沒有放下。
這一切就在開始看了朋友推薦的日劇「我不是結不了婚,只是不想」後開始發酵(起笑)。
至少我知道當我開始「寫」一段感情的時候,代表我的內在開始在做整理了。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0615

焦躁。
今天討論了要不要回鍋,一切程序要重頭再來,聽完整個人有點阿雜。
傍晚去傑利店裡,六月開始的星期三開放日,去捧場兼發洩,ET帶了北歐旅行的照片來,看到冰河湖,收進此生必去的口袋名單內。

ET說想去台南,做什麼?我們問。
不知道,但覺得在台北找不到可以做的事了。
我也有這種感覺。
不是找不到工作,工作要找肯做都是有,而是找不到想要做的事情,不知道自己在台北幹嘛。
台南嗎?我跟著閃了一下。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0614

如果有來生

要做成一棵樹

站成永恆

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塵土裡安詳

一半在風裡飛揚

一半灑落陰涼

一半沐浴陽光


非常沉默

非常驕傲

從不倚靠

從不尋找

- - - - -
起先看到是三毛的詩,但總覺得在哪裡「聽過」,於是把非誠勿擾1.2又看了一遍,以為是馮小剛,結果不是;上網一找才發現在「推拿」裡。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0613

今日代表字「水腳」。

最近在追日劇重版出來,每一集都有一點點被打到,但是又無法好好思考的感覺。
對於工作的熱情,為了什麼工作,我的人生要拿什麼來決勝負,夢想到底能不能放進工作中,跨越被才華淹沒的恐懼,這些問題一直在頭腦裡打轉。

在工作上這幾年我變得沒有特別想要做什麼,成為什麼,贏得什麼,好像很豁達,實際上也毫無企圖。覺得自己似乎不太願意長大,去面對「成熟」應該要的能力和責任,也可能是因為小時候被逼著長大,就只願意停在那個時候了。
感覺遲早要出來做自己的事,但不知道那件事究竟是什麼,就這樣日子又過去了,我又回到了這裡,不斷地重新開始。

今日之驕傲,晚上跟媽媽去挑全家福的照片,老實說不甚滿意。
其實拍照的當下就知道了,不會是一組完美的照片,攝影師的口令動作不斷重複,我們好像木偶頭一般不斷地給笑容,只是沒想到連後面技術性的調整都沒有,完全看出攝影師最後交差了事的心態。

拍完這組全家福之後決定未來不拍婚紗了。
禮服、濃妝、妝點後的漂亮,我想一次就夠了。
手機裡原存有一些婚紗的參考,但那個憧憬也因為這次拍全家福之後而消退了。
若真有那麼一天,挑一件自己喜歡的洋裝,跟心愛的人手牽手在一個熟悉又美麗的地方拍張紀念照就好,放在宴客聽前面。
不認識不熟悉的攝影師只會叫你笑,兩個人在不認識的人面前要表現自然一定尷尬。
笑一定是美的,但誰都可以是美的,看了那麼多婚紗照,真的能認出裡面的人是誰,真的拍出彼此的親密和愛意的攝影師有又多少?
拍照的意義不就是把那個人的樣子給拍下來嗎?一昧地追求漂亮跟美有什麼意義呢?

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0612

今日代表字「一日往返」。
去南方澳把安置的行李收回來,再吃一碗港邊的老爺爺豆花,然後離開。


身體的疲倦感很重,感覺睡多久都補不回來。

今日之驕傲,不等了。
搭不上的,此時沒有緣分的,沒有辦法下定決心走在一起的,都是「不是的」。
最近腦袋裡常常浮現這首歌,Love in the dark.
I can't love you in the dark.
-----
我現在想起來,最傷心的時候,不是對方說不出話的時候。
而是有一天告訴自己:沒有關係的、沒有問題的,我們就是朋友而已。在那一個當下,知道自己決定要失去他。大A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0611

今日代表字「是的與不是的」。

在認出了很多「不是的」之後,終於認出一些「是的」了。
「自然」是是的。
「原野」是是的。
「山」是是的。
「田」是是的。
「海」是是的。
「旅行」是是的。
「寫字」是是的。
「電影」是是的。
「故事」是是的。
「友善環境」是是的。

今日之驕傲,
看完「世界之庭」,閉上眼睛,浮現出在賽夏時的那片山頭,然後是小野寺家,還有在南澳時睡在海邊的堤防上。是身體對於自然的呼喚與回應。
既然夢想是生活在自然裡,在還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之前,目前可以透過旅行做得到。
如果將賺錢當成是實現夢想的一種方法/手段,那麼就有意義往前行。

好像有一點點找回來了,看見光亮的感覺。
在台北之外的生活我無所依憑,所以要慢慢長出能走出去的腳。
就先從考機車駕照開始吧。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0610

今日代表字「重新設定」。
早上窩在床上用電腦,想著未來的路。
不是南方澳,心裡知道。
那是不是台灣呢?所嚮往的會不會跟本是日本的鄉下,與台灣無關?


那天跟小隻說,我這輩子的職業想當旅人(一個賺不了錢的職業)。
可以air b&b的話,這個願望或許並不那麼難實踐。
想著想著就把明年的流浪者計畫寫了。

今日之驕傲,
距離上一次出國也不過兩三個月,而且又是日本,還跟團,原以為會很膩了而且不好玩。
但是北海道讓我很安慰。
一個自然比人多的地方,出了市區之後到處都可以是鄉下,空氣乾淨,乾燥的程度也不比其他地方嚴重。
同團的很多人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北海道了,而且大家都說北海道至少要來三次,四季的景致都不一樣,想像從開滿花的拼布丘陵到積滿白雪的雪國,如果可以待個一年四季。

想念曾經自由自在的笑容。
腳長在自己身上,其實計畫了就可以走,沒什麼可以阻擋你的只有自己,心是自由的就沒有問題。

燃起了另外的計畫,把台北當成是賺錢的地方,然後出走,繼續在路上。
年底去然別湖蓋冰屋(破冰船)/ 申請2017的流浪者計畫
總有一天的喀什米爾大湖健走,看一眼世界最高喜馬拉雅山。
認真面對浪跡天涯的天命。
我在找的不是腳下要踏的什麼路,而是吊在眼前的那根紅蘿蔔。

- - - - -

「服妖之鑑」
謝盈萱的英氣。
被認出來了的感動。
不管別人有沒有認出你,你有沒有認出你自己?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0609

今日代表字「返家」。
ReRa outlet、千歲機場
去outlet什麼都沒買,這趟是媽媽近幾年出國買最少的一次。
而我這幾年到日本也越買越少了,常常半個行李箱出去,裝不滿一箱回來。


今日之驕傲,回家養病。

北海道可以再來,因為非常鄉下:)

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0608

今日代表字「富良野」。
富良野、札幌市區
到富良野的路上走的是鄉間小路,沿途路上好多蒲公英。
蒲公英在這裡好像是野花,到處有,一團一團的看得心情很好。
因為不是季節,想當然爾沒有花,但是對面大雪山的山頭還沒融雪,風景還算漂亮。
沒有花的富良野,像花東縱谷,因為花還沒有開,所以是收割後的花東縱谷。
是一個感覺親切的地方。

今日之驕傲,晚餐選擇留在飯店餐廳吃,算是這幾天難得是母女兩人單獨吃飯的時間。
從房間打去餐廳預約時用簡單的日文預約成功小小得意,再用彆腳的日文完成點餐。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0607

今日代表字「蝦夷富士山」。
函館朝市、羊蹄山、大沼公園、洞爺湖、昭和新山
這兩天從札幌拉車到道南函館再拉回來。
美景不少,看了幾座活火山們和不凍湖們。
導遊推薦的免稅店也不少(每一站都有)。

今日之驕傲,
在朝市裡吃了新鮮的海膽和哈密瓜,買了日幣1000的櫻桃(導遊推薦變800)
海膽有點噁心,但是整個魚市場的感覺非常乾淨,而且販賣者都會說中文的「好吃」「厚家」。
在遊覽車上發現很像富士山的羊蹄山,覺得有趣。
拉車距離長,加上生理期,整天身體都在跟「風景好美喔」跟「我要咳到昏倒了」交戰。
感冒加上生理期的夾攻,身心狀態到達一個極限。
住進市區的商務旅館,跟前兩天的溫泉旅館差好多,行李箱在走道上打開就過不去了。
住市區就是這樣,而且還比較貴。

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0606

今日代表字「函館」。
小樽、天狗山、函館。
去到小樽但是沒有看到小樽運河本人(哭哭),但有在著名的北一哨子挑到一個黃色玻璃杯(招財)。
中餐吃飽飯後從天狗山上看小樽,原來天狗山也是一座雪場,草長得很長,很難想像冬天覆蓋積雪後的模樣。
為了到函館看夜景,拉車距離四個小時(幾乎是台北到台南了)。


今日之驕傲,函館夜景果然迷人,觀光客也不少。
要上山看夜景之前的路上遊覽車就要熄燈,以免燈光干擾(日本人真的是非常遵守規定的民族)。
函館人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開燈,讓全世界的人來看。
雖然不是季節,但北海道怎麼拍怎麼美。

2016年6月5日 星期日

0605

今日代表字「Hello Hokkaido!
支笏湖、定山溪
北海道的天氣很好,空氣乾淨,陽光刺眼,湛藍色的天空。
一個自然比人多的地方。

今日之驕傲,定山溪的溫泉旅館在山裡,環境非常漂亮,用餐的飯店大廳有大片玻璃窗,可以直接看到山景,晚上有內將來鋪床,可以穿浴衣去大浴場洗溫泉。
在16樓頂樓的露天浴場泡湯。
有山有星星好高級。

- - - - -

已經過了很久自助克難的旅行生活,幾乎快忘記住飯店和吃飯店早餐的感覺是什麼了。
跟團雖然行動不自由,但是吃好住好是基本配備,沒有跟團的話我自己應該很少會選擇飯店,所以這一趟的旅館算是賺到了。




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0604

今日代表字「習性」。
回到台北就馬不停蹄的看醫生,先中醫看感冒,又去刮痧和拔罐,回到家整個人放空。

今日之驕傲,不斷再見。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0603

今日代表字「haa hii」。
小隻說,你一直被想像裡的事物吸引,但都是幻覺,可是一定有某個你很清楚的你心裡面想要的東西,不要理那些幻覺,你心裡最想要的那個,直接要那個就好。

對話:
那你白天都在做什麼啊?
回覆訂房啊,看看訊息的什麼的,還有整理空間。
這樣不會很無聊嗎?
還好啦,才第二天(心裡是想是有些無聊了)。

今日之驕傲,星期五獨家的南方澳東山鴨頭。
- - - - -
閱讀「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

因觀光客帶來的繁華到底與一般南方澳人有何關係?

柴頭雕製的媽祖時代過去了,金製的媽祖來了,南天宮越有名,與南方澳民眾的關係反而越淡薄,漁港原有的人情逐漸消失了,外地親友來訪,本地人大概也不得不帶他們去覲見金媽祖了。

南方澳人的「傳統」泳裝是小孩裸身,男人著內褲,女人穿燈籠褲外加襯衫。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0602

今日代表字「巧遇」。
早上起來看天氣陰陰的,想吃完早餐騎腳踏車到內埤海邊。
騎到之後竟然下起了毛毛雨,坐在提防一陣,發呆放空和思考自己為什麼會在這裡,然後雨越下越大,只好找個地方躲。
在躲雨的涼亭看到一個大大的後背包和一個頗可愛的女生,一見面就問我「要喝咖啡嗎?」
一聊才相認原來是原本就認識的人啦,做羊毛氈的小虎,自己一個人和一隻貓(鉤子)開著車環島,預計走半年。家當裡有帳篷也有瓦斯爐煮咖啡用,還有貓的窩和貓砂。

已經覺得自己很能走了,但是只要遇上會開車,敢自己野外露營的人還是輸了,真的超勇敢的。
回報咖啡,請小虎吃了阿芬海鮮粥。

今日之驕傲,開始從晚班起學習櫃台工作。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0601

今日代表字「勞動」。
週三是旅店的店休日,平日有請房務但最近缺人,在這一天會將所有的房間打掃整理好,供未來一週的客人入住。
早上沒什麼事,等退房。
之後打掃公共空間,中午休息一下,下午加上老闆們一起面對上上下下約30個房間。

重操舊業:整房。
這裡對於細節的要求不高,基本做到就可以了,但是因為量大,所以還是頗需體力。
光是吸地就讓人肌肉酸痛汗流浹背了。

冷氣流汗冷氣流汗的結果就是原本只有一點點感冒前兆的,現在正式進入感冒狀態...。

今日之驕傲,夥伴回家,因為我明天接著有班,所以我一個人顧著。
一個人也蠻好的。
天氣很熱,原本買了便當想騎腳踏車到海邊吃,還是因為感冒而作罷了。
回房間吃便當配「重版出來」日劇。

房間是最小的雙人房,未來隔壁擴建之後才有可能有新的中房間。 旅店旁邊是檳榔攤,睡覺時霓虹燈的閃爍會讓房裡忽明忽暗,昨晚不習慣,醒來了幾次。
此外只有冷氣的房間我仍不太慣,還是需要電風扇。
附近的餐廳和小吃店六、七點就收了,營業到比較晚的只有零星幾家,吃的選擇不多(且大部份是海產餐廳,水果攤也只有兩攤),應該很快就會吃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