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過一個小孩後,我以為我會更期待這個孩子的到來並享受與她的相處,
但我完全沒有預料到生完小孩後自己會經歷這麼嚴重的壓力和憂鬱。
先生提議幫我做月子,雖然有點擔心但還是同意了,結果就是從醫院剖腹產的創傷和餵奶的不順,月子間開始混亂和疲累,結束兩週的月嫂幫忙後我就垮了。
「愛自己」一直是我的課題,因為我太容易受周遭環境和人的影響。
孩子出生之後,只要有她在的空間我都無法放鬆,專注力都會在她身上,所有生活的秩序感被打亂以至於我非常沒有安全感,更依賴先生的存在。
但是想當然爾在我崩潰的情緒之下,照顧小孩的工作就是先生扛起,他很享受這個過程,所以反而是我落單了。
中間也出現過傷害小孩,把她送走,或者自己消失的念頭,總之情緒一低落什麼地獄的想法都有。
但是小孩是無辜的,只能一次又一次哭完再迎接新的一天,說服自己要愛她要愛她。
來自先生「母奶最好」的壓力是我去諮商的主要原因,我怕為了一個孩子我連婚姻都保不住。
在諮商中看到每個人身上都有帶著原生家庭的議題,我們對彼此都有對方達不成的期待,便也從這些差異去理解他而非責怪他為什麼不能多心疼我一點。
所幸決定退奶後自己的心情比較輕鬆,可以面對小孩而不逃避,現在一天擠兩次讓她有一餐的量,在不覺得壓力或不造成外出不便的情形下或許已達到一個平衡。
直到最近討論家庭的生計,先生看到我狀態不好時會抱著小孩哭,提出了我出去工作的想法,
一切都偏離原本的設定,我想像的美好畫面一個都沒有發生。
我還感覺不到「母愛」也不知道如何「享受」跟她的相處。
當然我很愛抱她,跟她說話唱歌,看她長肉長大。
但同時我也很想可以放下她,好好吃一頓飯,把家事做完,讓這個家恢復原本的運作。
對於接下來的人生有不一樣的可能,雖然不用一整天跟小孩待在家裡,但也還沒有十足的把握在經濟上撐著我們。
不過至少,當先生說出「我可以帶孩子24小時,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時,一開始深陷在「為什麼我當不成全職媽媽」的自責和罪惡感,這兩天比較鬆綁了。
他是第一個獨自用推車,用背巾帶她出門的人。
也可以獨立帶她去看醫生,買菜,陪睡(這些我都還沒辦法)。
之前會跟他比較「為什麼我不行」的念頭一直讓我很緊繃,擔心如果沒有了他我該怎麼獨自面對帶孩子的事,如果之後他要出去上班的話。
後來討論了他先帶孩子這個選項後,將帶孩子的主要責任「真正的」全權交給他處理,然後我想著如何回鍋當保姆,假日要不要再兼職,
不管結果如何,至少現在轉移掉那個「好媽媽標準」的注意力。
我需要跟人的互動與外界的接觸去獲得能量,這是無庸置疑的。
比起外向活潑跳躍的我,沈穩內斂的他或許更能提供孩子現階段需要的安全感和穩定的照護。
孩子還是很喜歡給我抱,而且好媽媽標準也是自己給自己的框架,我想我可能一輩子都要跟「愛自己」這件事情打架,但上一個孩子就是來提醒我這件事情,我想這個孩子是來見證我實踐它的吧,我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