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這一階段的諮商工作暫告一段落了。
齒輪走了一圈,卡住的地方似乎有些鬆綁,也看到了很多。
那些我覺得的「應該和標準」像是根刺一樣扎在我肉裡,然後再「應該」把刺拔除的心態,才是痛苦的來源。
曾經穩定生活的自己,安定自在的內在,滿滿安全感的狀態,其實不是沒有伴隨著不完美和刺,只是有什麼理由什麼原因,什麼更強大的(欣賞與愛),讓我可以跟那些不完美共存著而沒有離開,是這個階段諮商師要我去觀察的。
而關於那個設定,那個無法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圓滿關係(幸福)的設定,目前看來還是跟幾年前的變心和無法原諒自己有關,我不只讓別人失望也讓自己失望了,於是內在的大人苛責著自己,「我壞掉了。」「這樣的人也配得到幸福嗎?」的質疑根深蒂固地種進心裡。
(但也有可能,設定若是在更早之前發生,那這根刺真是扎得又緊又深)
「刺一定要拔掉嗎?」
有多少人根本看不見那些刺,或是跟刺共存著(擺爛著)。
就好像爸爸心肌梗塞住院時醫生說,三根血管已經有一根已是壞死的狀態了,不建議勉強疏通,血液在這長年的過程找到繞道的方法,若是疏通了,也有像山崩一樣的風險在。
刺的存在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拔了,鮮血直流而且很痛,但是有痊癒的可能。
不拔,看著它在那裡,有沒有其它的辦法?
所以重點不是刺本身,而是自己看待與接受它的心態。
如何在追求完美的標準裡學會接受不完美的寬容。
好像喜歡這個人的自己存在著A、B面。
若是能選擇看見跟這個人相處的好,自己應該就會很開心。
最大的進步應該是有些會讓我暴跳如雷的時刻,其實並不是長得我以為的那樣。
大部份時間是對方沒有能力處理,跟故意的沒有關係。
能看到這一點,就已經在改變了。
而關於原諒自己,我想還有一段路要走。
我是一個絕對的人,要學著相信事情會有不同的面向,不會只有單一選擇。
要把自己拉寬拉高點看,對可能的選項產生興趣,而不是身處在決定的二分裡。
人不是非好即壞。
愛人也不會只有一種方法,
被愛也是。
- - - - -
清理房間就是清理過去的生活痕跡與記憶。
好幾次停在書桌前,看著牆上的明信片和照片們,想著今天諮商完忍不住跟小隻通電話時,她跟時光老闆的對話。
「每個人都會從這個世界消失,但是在交會的那些時刻,那些人會留在你的生命裡長成血肉。」
當她四處詢問「你需要我在這裡嗎?」時,這個回應讓她憤怒,但後來的我們覺得睿智。
我們都在求一個存在感。
渴求被在乎的人看見。
在低谷裡墜落時被接住。
整理這些物件代表我的曾經存在。
然後分成:要帶走的,要留下的,in between,紀念的。
物件其實就是物件,是我們賦予的情感讓它們產生意義。
曾經相愛的痕跡,曾經嚮往過的生活,以為未來會用到的,很喜歡但捨不得用的。
好像用理性的刀切割了感情之後才知道,哪些是我要的,哪些已經不是了。
從情感面看到了現實感,交織成我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