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8日 星期四

0908

0907蘇絢慧直播「情感連結與撫慰」筆記

主題:
內在孤兒的原型
深度的陪伴
情感的連結

現代人的處境常處於情緒能量的耗損,包括家庭、朋友、情感的維繫
過度疲累造成情感的阻斷
不斷應付外界的需要,面對他人更顯得疲累
給不出去,又希望得到

我們都希望能在最重要的關係裡,表現脆弱與情感的需求
但當一方在自己的狀態裡,無法承受突然的情感需求時,就會產生誤解與失落

「情感需求」的理解
聆聽、理解、關懷、支持
在每日的耗能之後,需要陪伴與滋養,需要被關注,被肯定,說說話
情感上是被看見的,被關注的
但情感需求常被人感覺是有責任和壓力的,

你對於重要的關係人,希望從他口中聽到什麼?
(你對我很重要,希望我們能一直在一起)
這些滿足與滋養的話,就是對於自己情感需求的回應

要學會hold住自己,承接住自己
在夜深人靜時,經歷了一天波動,沈靜下來面對自己的時候會特別難受
要怎麼樣陪伴自己度過這個時刻?
除非自己可以承接自己,才有力氣可以陪伴對方

*在關係裡,最怕的是「一面倒」的情形,一方學不會,一方疲累
關係的一開始若是透過「受害者」與「拯救者」的關係建立起來
一人弱,需要幫助時,另一人剛好在這時走進來,產生「共生關係」(吞噬與佔有)
因為透過對方而讓自己好一點,所以就要對方繼續承接,繼續「拯救」,而不是「學會」當初對方如何「幫助你疏通」的方法,就會變成一直在找「可以接住你的人」或感覺(一次成永恆的錯覺)
但當對方做不到之後,拒絕或是現實狀況,拯救者無法供給需要,反而變成了壞人
如果不照對方的期待,就成為失敗的人
為了不成為讓人失望的人,而產生了自尊的傷還有自責的罪惡感
對於「情感連結」而產生了負面的印象,像是控制、支配、壓迫、威脅

幼兒性格會去尋找一個理想的爸爸/媽媽
拒絕為自己生命負責,學不會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別人不會幫你承擔生命的後果,所以與自己的深刻連結很重要
與自己的情緒連結才不會害怕和恐懼
要明白情緒發生的時候,可以「認出」情緒,明白怎麼處理,引導與理解

主要照顧者對於小孩情緒的照應若是帶有批判和厭惡的反應,會造成人對情緒的排斥或無感
其實因為有情感我們才能跟另一半靠近,理解,陪伴和扶持
接納情緒是流動的,承認它,它就會流動,不會停滯

察覺情緒是提醒你的夥伴,讓你看看背後的原因
「與情緒化敵為友」陪伴情緒,它有歷程,認出它,理解它,像對一個五歲的小孩一樣
相互扶持,理解
每個人都無法當別人唯一的幫助者,別人會倒
要調整與不同人的陪伴關係與比重,內在情緒會慢慢修復,不是把需求放在單一的對象上

練習:
今天最重要的情緒是什麼?
我接納自己有這個情緒
接納這個情緒的感覺
我或許渴望他人的瞭解和幫助,但也明白現實別人會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我願意學習情緒的源頭,承接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
謝謝今天的存在

「收別人的心意」而不是一直挑惕

- - - - -

關於內在孤兒的其他文章
http://m.gamer.com.tw/home/creationDetail.php?sn=453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