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忍不住一直想知道,
你會離開我嗎
你會離開我嗎
強烈的愛,常伴隨著對於失落的害怕。當我們為了愛而冒險,像走進了一片闃黑,我們會不斷尋找,光亮在哪裡,如果我們沒有能力照亮自己。
害怕失落,所以不斷確認。剛開始,或許對方還會因為被愛而高興。可是,當一而再再而三之後,對方或許沒有說出來,但表情與肢體的語言漸漸轉變成厭煩。這種厭煩的訊號一出現,自然引來更多的確認,於是,關係開始一點一點崩壞。
「我只是要一點安慰、一點安全感!」也許我們這樣對自己說。
一點、又一點、再來一點…,我們自以為能踩得住剎車,我們以為對方不斷地保證,終能讓我們心滿意足,停止連我們自己也厭惡的確認。不一定會這樣的,當我們對自己很沒信心的時候,對方的保證像幾滴水,我們喝了能解一點嘴裡的乾燥,但沒多久就更覺得渴。
親子之間、愛侶之間,常能看到這樣的過程。或許這麼說,對方終將會「離開」,不管是在實體上、心理上,也可能是關係的形式,隨著時間與情境自然地轉換。
我們是不是藉由投身關係,因此可以不用面對自己?那種沒自信,是不是源自於自我的否定?會不會我們太習慣在關係中把自己掏空,想要獲得某種保證,結果卻找不到自己的心?
有時候,對方即便在形體上沒離開,但心理上常感覺兩難—靠近感覺厭煩,想離開又有罪惡感。這樣的對方,除了以為自己正在被愛的滿足,會常有一種缺憾,自己的人生有某一塊似乎沒辦法自主,沒法放膽放手去追求。
別把自己忘了呀!其實某個角度來說,演自己最難,因為每個角色都有些社會已經設定好的腳本。把角色都剝除,自己還剩下什麼?會不會因為不知道怎麼演自己,所以驚慌失措?!
如果暫時不知道怎麼演,不如把自己當成自己的小孩,試著用自己的力量,讓自己感覺幸福。幸福或許太遠,先從生活當中找一些成就感,從一些自己喜歡的小事開始,照顧自己的健康,對自己講講好話,讓自己感覺被鼓勵、被支持…
「沒有人愛的人最可憐!」不是這樣的,如果自己懂得愛自己的話,就能知道,有些人口中的愛,只是綁架。如果自己先學習愛自己,那在尋找愛的過程中,會容易一點。祝福您!
---洪仲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