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覺到自己仍停留在依戀關係的型態中,而不是在關係中,將「依戀需求」進化為「愛」,那麼,事實上你仍停留在彌補和填滿幼年時對愛的懷疑及缺乏階段。也就是內在沒有被愛夠,沒有獲得愛的滿足的那個幼兒,仍存在於你的內在,仍殘留許多幼年時的需求,在找尋理想的父母親替身,渴望獲得滿足及依賴。甚至,不知不覺中,想要退回孩子的模樣、孩子的狀態(例如用娃娃音說話、想撒嬌、想耍賴、想任性)在關係中,考驗對方的耐心、包容心及呵護能力。
如果你已成年,你需要瞭解一個真實,生命都是往前進化的,而不是像後退化的。如果我們執迷於心理孩童(殘留的幼兒性格)的需要及渴望,甚至讓這內在的心理兒童取代了成人的能力,並任由這心理兒童擔任生命的主要性格,那麼,關係勢必會讓你反覆經歷受傷及受創。
想想看,當我們過去的幼童時,生育我們的父母親,都難以成為理想的父母親來照顧及滿足我們,對其他不是生養我們的人際對象(無論是師長、同學、摯友、情人、伴侶、同事、主管、治療師、牧師…等等),既無血緣,也無早年生活經驗的基礎,卻要他們成為代理父母,來彌補及填滿,這無疑是最不切實際的幻想了。
所以你要做的,不是再去找尋心中執迷要的完美父母親的替身來滿足你、填滿你缺洞,而是要真正的看見自己內心的傷痛,瞭解自己的缺乏及對愛的懷疑,然後以成年的能力及理解力,為自己學習愛自己的方式及態度。
如果繼續以受害者的角度,控訴世界不愛你,也控訴為什麼沒有人可以補償你童年的受傷,那勢必是條不歸路;是條永遠觸摸不到愛,也離愛越來越遠的道路。
---摘自蘇絢慧《你過的,是誰的人生?》